0 引言 |
恒温恒湿箱是利用一定的方式将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|
|
调节到给定值, 并在该条件下进行实验, 达到实验反应 |
要求。 即能同时施加温度、 温度应力的试验箱。 在实际 |
使用过程中发现恒温恒湿箱在实现对温度、 湿度进行高 |
精度、 高稳定的控制中, 存在耗能多且不便于控制等问 |
|
题。 例如, 对温度的控制, 在制冷系统全速全功率运行 |
|
时, 是依靠调整加热量来平衡温度的稳定, 而且是采用 |
两套独立的制冷系统和除湿系统, 结构复杂, 费用高。 |
本文从控制温度、 湿度两方面出发, 研制出一种新 |
型的恒温恒湿箱, 创新点在于: ①制冷系统采用半导体 |
|
制冷, 制冷量易于调控; ②采用时间比例的通断调节实 |
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; ③通过湿球温度控制箱内的相对 |
湿度。
1 原有恒温恒湿箱的现状 |
(1) 制冷系统: 试验箱的制冷方式一般都是机械制 |
|
冷, 即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。 它们主要由压缩机, 冷凝 |
器, 节流机构和蒸发器组成,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不断吸 |
收空气传给蒸发器的热量而达到制冷目的。 |
(2) 加热系统: 当箱内空气的温度底于所需温度时, |
|
恒温恒湿机的控制系统就接通电加热器,将空气加热,通 |
|
过风机送**箱内达到加热的目的。 |
(3) 湿度系统: 试验箱的加湿方式一般采用蒸汽加 |
湿法, 即将低压蒸汽直接注入试验空间加湿。 这种加湿 |
方法加湿能力, 速度快, 加湿控制灵敏, 尤其在降温时 |
|
容易实现强制加湿。 也有采用电极式加湿器。 |
(4) 传感器系统: 试验箱的传感器主要是温度和湿 |
度传感器。 温度传感器应用较多的是铂电组和热电偶。 |
综上所述, 现在的恒温恒湿箱存在两方面的问题: |
|
①干湿球法测量精度不高 , 故难以实现湿度的精确控 |
|
制; ②用制冷系统和加热系统的同时运行来控制温度的 |
|
|
变化, 耗能且不便精确控制。2 新型恒温恒湿箱的技术要求与状态参数
(1) 技术要求 : ①内净尺寸 (0.6×0.5×1.5)m;②温度
25±2℃, 温度波动度≤±0.5℃, 湿度 50%±5%; ③运行条件为气候类型 SN 连续运行。
(2) 关键空气状态点参数: ①表 1 为空气状态关键点的参数表; ②表 2 为详细状态参数表; ③图 1 为空气状态关键点 i-d 图。

图 1 空气状态关键点 i-d 图
Fig.1 The i-d figure of key poings of the air station
表 1 空气状态关键点的参数表

Tab.1 The table of ke y points of the air s tation
序 |
温度 |
相对湿 |
含湿量 |
湿球温 |
露点温 |
焓 |
分压力 |
号 |
/℃ |
度/% |
g/㎏ |
度/℃ |
度/℃ |
/kJ/㎏ |
/Pa |
|
|
|
|
|
|
|
|
1 |
23.0 |
45.0 |
7.8 |
15.4 |
10.4 |
43.1 |
1264.3 |
|
|
|
|
|
|
|
|
2 |
23.0 |
55.0 |
9.6 |
16.9 |
13.5 |
47.6 |
1545.2 |
|
|
|
|
|
|
|
|
3 |
27.0 |
45.0 |
10.0 |
18.6 |
14.1 |
52.7 |
1604.7 |
|
|
|
|
|
|
|
|
4 |
27.0 |
55.0 |
12.3 |
20.3 |
17.2 |
58.4 |
1961.3 |
|
|
|
|
|
|
|
|
5 |
25.0 |
50.0 |
9.9 |
17.8 |
13.9 |
50.3 |
1584.1 |
|
|
|
|
|
|
|
|

|
|
表 2 |
空气状态点详细参数表 |
|
|
|
Tab.2 The particular table of the air s tation points |
|
|
|
|
|
|
|
序 |
温度/ |
相对湿 |
含湿量/ |
湿球温 |
露点温 |
焓 |
分压力 |
号 |
℃ |
度/% |
|
g/㎏ |
度/℃ |
度/℃ |
/kJ/㎏ |
/Pa |
|
|
|
|
|
|
|
|
|
1 |
23.00 |
45.00 |
|
7.84 |
15.42 |
10.40 |
43.09 |
1264.30 |
|
|
|
|
|
|
|
|
|
2 |
23.00 |
55.00 |
|
9.63 |
16.94 |
13.48 |
47.60 |
1545.20 |
|
|
|
|
|
|
|
|
|
3 |
24.00 |
45.00 |
|
8.35 |
16.19 |
11.35 |
45.37 |
134.20 |
|
|
|
|
|
|
|
|
|
4 |
24.00 |
55.00 |
|
10.24 |
17.78 |
14.41 |
50.17 |
1641.00 |
|
|
|
|
|
|
|
|
|
5 |
24.50 |
45.00 |
|
8.61 |
16.59 |
11.80 |
46.54 |
1383.7 |
|
|
|
|
|
|
|
|
|
6 |
24.50 |
55.00 |
|
10.55 |
18.21 |
14.88 |
51.49 |
1691.20 |
|
|
|
|
|
|
|
|
|
7 |
25.00 |
45.00 |
|
8.88 |
16.98 |
12.25 |
47.72 |
1425.6 |
|
|
|
|
|
|
|
|
|
8 |
25.00 |
50.00 |
|
9.88 |
17.82 |
13.86 |
50.27 |
1584.10 |
|
|
|
|
|
|
|
|
|
9 |
25.00 |
55.00 |
|
10.88 |
18.60 |
15.34 |
52.83 |
1742.50 |
|
|
|
|
|
|
|
|
|
10 |
25.50 |
45.00 |
|
9.15 |
17.38 |
12.70 |
48.93 |
1468.70 |
|
|
|
|
|
|
|
|
|
11 |
25.50 |
55.00 |
|
11.21 |
19.50 |
15.80 |
54.20 |
1795.10 |
|
|
|
|
|
|
|
|
|
12 |
26.00 |
45.00 |
|
9.42 |
17.78 |
13.16 |
50.15 |
1512.90 |
|
|
|
|
|
|
|
|
|
13 |
26.00 |
55.00 |
|
11.56 |
19.47 |
16.27 |
55.59 |
1849.10 |
|
|
|
|
|
|
|
|
|
14 |
27.00 |
45.00 |
|
10.01 |
18.57 |
14.06 |
52.65 |
1604.70 |
|
|
|
|
|
|
|
|
|
15 |
27.00 |
55.00 |
|
12.28 |
20.31 |
17.20 |
58.44 |
1961.30 |
|
|
3 技术设计方案
(1) 控制参数: 根据控制要求: 温度 25±2℃, 温度波动度≤±0.5 ℃; 相对湿度 50%±5%。
温度变化范围是比较宽的, 温度波动较严格; 湿度要求也较高。
(2) 恒温恒湿箱的热负荷: 恒温恒湿箱的热负荷主要是设备启动运行时箱内的热容量、 围护结构的传热及漏热, 可根据环境温度决定恒温箱需要制冷或制热, 确
定合理优化的控制方案, 可以避免加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同时运行。
(3) 恒温恒湿箱的湿负荷: 恒温恒湿箱的湿负荷只是设备启动运行时, 箱内的湿负荷和围护结构的少量漏湿量, 箱内没有湿源和吸湿的装置, 恒温箱需要除湿或加湿是由箱内初始空气湿度参数决定的, 加湿和除湿可以不同时工作。 如果围护结构能将漏湿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 在一个检测周期内就可以不做湿度调整, 例如根据初始空气参数, 将湿度控制在 11.21g/m
3 (初始湿度低)或 8.61g/m
3(初始湿度高), 将漏湿量控制在(11.21-8.61)×0.45=1.17g, 温度精确控制在 25±0.5℃就能保证
50%±5%的湿度要求。
(4) 分析比较。 根据以上分析, 将启动时箱内和环境温、 湿度与要求的设定值比较, 在精确控制下, 可将恒温恒湿的控制简化为制冷加湿、 制冷除湿、 加热加湿、 加热除湿四种模式, 简化控制难度。 用两个控制器分别控制温度及湿度参数即可。
(5) 湿度的测控。 湿度可用相对湿度这一物理参数进行测控, 但是由于相对湿度不是直接测量的, 湿度传感器不确定性较大, 且价格高, 在恒温箱的湿度控制系统考虑采用湿球温度作为测控参数。
4 系统配置与参数控制
综合考虑设备恒温、 恒湿功能要求, 需保证实现制冷、 加热、 加湿、 除湿等 4 种空气处理过程; 系统的运行的可靠性、 经济性、 控制方法实现的难易程度等设备系统配置如下:
(1) 制冷系统: 制冷系统采用电子半导体制冷 , 这
种制冷方式在温差 t 为 5~10℃时 , 其制冷能效比很高
(10 左右), 而且基于制冷方式的特性是对电量的控制 ,易于实现制冷量的精确控制。 经试验验证: 采取时间比例控制方案, 制冷运行时温度精度可达 0.2℃。 设备配置: 半导体制冷器 1 块, 规格制冷量 60W 12V 工作电流 8A。
(2) 制热系统。 制冷系统基于制冷系统采用半导体制冷, 其热泵运行能效比高, 且其特性也属于电量转换
器件, 易于实现精确控制, 为了制造工艺的标准化, 制
热采用半导体制冷系统的热泵运行。 为了控制的方便,与制冷系统独立配置。 经试验验证, 采取时间比例控制方案, 制热运行时温度精度可达 0.2℃。 设备配置: 半
导体制冷器 1 块, 规格制冷量 60W 12V 工作电流 8A。
(3) 除湿系统用制冷除湿方法。 由于除湿所需温度较低, 如: 24℃ 45%RH 露点温度为 11.35, 23.℃ 45% RH 露点温度为 10.4。 要达到需要的除湿效果空气温度需控制到 10.4 以下, 所以除湿系统的设置, 在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套除湿制冷的配置, 运行时制冷系统和除湿制冷系统同时运行以保证除湿所需的低温。 经试验验证: 采用两套半导体装置串联运行可以处理到露点温度以下。
(4) 加湿系统。 选用小型超声波器, 因为箱体空间小, 且由于湿参数测控的滞后性, 所以加湿器的加湿能力要小些, 控制方案也采用连续控制, 或设定制两侧不对称的通断控制。 经试验验证, 可以将湿度控制在 5%
的范围内。
(5) 控制系统。 可采用 PLC 或开发单片机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, 根据设备制造要求确定。 控制系统设计 2
路检测模拟量, 1 路模拟量测温度, 1 路模拟量测湿球度; 4 路开关量控制温湿度处理系统。 如要求不高也可以考虑简单的温湿度控制仪表。
(6) 温度控制 。 温度设定在 25±2℃ 范围内 , 波动控制在±0.5 ℃。 整机温度控制误差在±0.5 ℃范围内, 提
高了实验精度 (现有的恒温恒湿箱大部分温度控制精度在±2 ℃), 利用半导体制冷器实现。
(7) 湿度控制。 一是用相对湿度作为测控参数 , 相
对湿度设定在 50%, 波动范围控制在±5%。 小型超声波加湿器配合以半导体制冷器的除湿作用; 二是用湿球温度作为测控参数, 温度设定在25℃, 波动控制在±0.5 ℃;
湿球温度设定在17.8 (参看空气状态参数表: 24.5, 55% RH 湿球温 18.21, 25.5 45%RH 湿球温度为 17.38), 波
动控制在 ±0.4 ℃ , 既可以将箱内湿度控制在要求的
50%±5%范围, 采用湿球温度控制更为方便直接。
5 结构及控制线路设计
(1) 空气热湿处理设备结构设置: 恒温恒湿箱的基本结构分两大部分: 空气处理箱和实验室。 将制冷、 制
热、 除湿、 加湿的设备做在一个空气处理箱内, 利用风机实现箱体内的空气循环处理, 这样空气处理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单元, 使恒温箱整体结构可以灵活布置, 工艺简单。
恒温恒湿箱内的空气由风机提供动力, 使空气在空

6 结论
新型恒温恒湿试验箱由于采用了半导体制冷其热泵运行能效比高, 且其特性也属于电量转换器件, 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, 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, 再加上温度检测和控制手段, 很容易实现遥控、 程控、 计算机控制, 便于组成自动控制系统。 用湿球温度的通断调节方法可实现对湿度的高精度调节。 实践证明, 该恒温恒湿箱性能稳定, 温湿度控制精度高, 维修、 维护成本低, 节能效果明显, 性能价格比明显优于同类产品, 半

导体制冷片的温差范围大, 适用范围广。
